体检:020-62784855  急诊:020-62784120  咨询:020-62784240

医院首页 医院概况 新闻公告 就医指南 科室特色 科研教学 党群人事 护理园地 医院文化

肝胆外科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首页> 科室快讯> 正文

肝胆外科“三转化联合腹腔镜微创切除”方案造福中晚期肝癌患者

作者:  来源: 2024-02-20 09:36:29 阅读量:

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早期缺乏临床症状,60%以上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而失去手术切除机会。如何进一步提高中晚期肝癌治疗效果,并使部分患者转化为可手术切除,从而获得根治性手术治愈机会,是当前中晚期肝癌治疗面临的重要挑战。近日,肝胆外科范应方主任团队采用“序贯肝动脉介入栓塞和灌注化疗+靶免+门静脉结扎”的三转化治疗方案,实现了中晚期巨块型肝癌由不可切除到可切除的转化治疗,并采用腹腔镜手术成功实施了微创根治性切除,为不可切除中晚期肝癌患者开创了新的治疗手段。


2023年8月,患者黄先生因身体不适在当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右肝巨块型肝癌”。因肿瘤巨大,当地医院无法手术治疗,遂慕名来我院肝胆外科就诊。肝胆外科团队接诊后诊断其为“巨块型原发性肝癌(Ⅲb期)”,为黄先生量身制定了“序贯肝动脉介入栓塞和灌注化疗+靶免药物”的转化治疗方案,分别于2023年8、9、10、11四个月行四次“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HAIC)+靶向药(多纳非尼)+PD-1抑制剂(卡瑞丽珠单抗)”治疗。系列治疗后,黄先生肿瘤指标甲胎蛋白(AFP)从3711ng/ml降至正常,右肝肿瘤明显缩小,初步具有手术切除可能。


图2.png

2023年12月,黄先生入院复查,范应方主任团队经其肝脏及肿瘤三维重建后再次进行手术评估,发现如行解剖性右半肝切除,则其剩余左半肝体积不足全肝体积的40%,且黄先生有肝炎后肝硬化病史,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风险较大。为确保手术安全及患者术后快速康复,范应方决定采用本学科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技术优势,为黄先生实施了腹腔镜下“门静脉结扎术(PVL)”微创手术,将供应肿瘤生长的门静脉右支结扎;待将黄先生左半肝“养大”至体积超过标准肝体积40%后,限期为黄先生再次行“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术”。按照既定方案,最终黄先生于今年1月4日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 “解剖性右半肝切除”,目前已康复顺利出院。

图1.png

据范应方介绍,相较于传统的中晚期肝癌治疗方案,“介入联合靶免药物”治疗方案使得部分中晚期患者延长了生存期,但转化治疗成功率不高;联合门静脉介入栓塞也可以使保留侧肝脏体积增大,可使部分患者实现转化获得手术切除机会,但至少需要4至6个周的等待时间,且部分患者有在等待期间肿瘤复发转移的可能;联合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法则创伤极大、并发症多。本团队采用“序贯肝动脉介入栓塞和灌注化疗+靶免+门静脉结扎”的三转化治疗方案,疗效显著,不仅明显缩短了转化治疗的时间,也有效减少了创伤,为“不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转化为可切除肝癌”提供了新的综合微创治疗技术体系。


图3.png

bc1e470fc37dd8cda8fd5e5704396de5.png

范应方

肝胆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美国Mayo Clinic和St. John’s University访问学者。广东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胰腺病分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委员会肝胆胰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微创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胆胰疾病专委会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胆道结石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肝胆胰多学科团队专家组广东省副组长。Frontiers in Chemist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IJMS)、Gene、Digital Medicine、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审稿人/编委。

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参编专著4部;获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二等奖各1 项,中华医学奖三等奖1项,广州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

专业特长: 在肝脏、胰腺、胆道肿瘤的诊断及微创外科治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擅长腹腔镜下各种复杂肝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胆道切除及重建等微创治疗肝胆胰肿瘤;腹腔镜下脾切除、断流术等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腹腔镜联合胆道硬镜/软镜微创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病及重症胰腺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