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成功切除巨大听神经瘤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团队成功为一位巨大听神经瘤患者切除贴近颈静脉球处的高危肿瘤,保留了患者面神经功能,为患者解除了顽疾。
55岁的陈先生自2019年起开始出现左耳嗡嗡作响的症状,2年后,陈先生的左耳已经基本很难听到别人说话的声音了。经当地医院耳鼻喉科和头颅MRI的检查,发现陈先生脑子出现一个鹌鹑蛋大小的听神经瘤。由于肿瘤会不断生长压迫周围脑组织、神经,引起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必须尽快手术切除。但因该肿瘤位置几乎贴着颈静脉球,手术风险极大,多家医院表示无法完全切除。经多方打听,陈先生慕名来到我院神经外科就诊。
术前,神经外科黄理金主任与陈先生全家进行了细致而耐心的沟通,消除了陈先生心中的担忧与顾虑后,开颅手术如期进行。经过术前、术中导航精准定位,术中实时电生理监测,最终,在神经外科、麻醉科、手术室的共同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根据术中电生理及术后检查结果,手术治疗完美切除了肿瘤且保留了面神经的功能。
术前术后增强磁共振检查,对比提示肿瘤完全切除(红色圈内白色的肿瘤消失)
据黄理金主任介绍,听神经瘤又叫前庭神经鞘瘤,起源于前庭神经施旺细胞,为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8%,发病率为3-5/10万/年。最常见的表现症状为听力下降或丧失,大概有90%以上的患者表现为这一症状;按照病程的发展,多数患者早期症状多为耳鸣、听力减退,随着肿瘤增大,可出现耳聋、步态不稳、三叉神经痛等,甚至导致梗阻性脑积水,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高颅压症状。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听神经瘤的主要方法,手术目标是全切肿瘤,同时保留面神经和蜗神经功能。虽然随着神经影像、显微技术和电生理技术的发展,听神经瘤手术的致残率、致死率已大大降低,但对于大于3cm的肿瘤,由于其和脑干、小脑、颅神经和血管关系密切,肿瘤全切率低、面瘫率高,听力保留率低,是听神经瘤手术治疗的难点。对于因为多种原因不能手术的患者,可考虑进行伽马刀治疗。此外,存在面神经损伤的患者,术后6个月内为面神经最佳康复期,建议6个月内应积极康复训练,才能有助于面神经功能恢复,有条件的可以坚持一年的康复训练。相应的方法如下:
第一,保护好眼睛,出门佩戴护目镜防止眼角膜受损。
第二,使用人工泪液湿润眼睛,防止眼睛干涩。
第三,面部进行电理疗,促进神经康复。
第四,做面肌康复操,进行康复训练。
第五,服用甲钴胺等营养神经药物。
文、图:牟山琪、马跃、赵洲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