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关节炎久治不愈 或是偏方惹祸
信息时报讯(记者 谢菁菁 通讯员 游华玲)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病,发病和致残率很高。患病二十年的梁女士早前迷信偏方,从未得到正规治疗,结果导致病情恶化,无法行走。专家指出,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是关键,若听信街头小广告,只会加重病情,延误治疗时机。
不规范治疗半年后关节畸形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孙尔维介绍,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是关键。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自身免疫炎性疾病,有些患者病情进展很快,不及早发现并治疗,只需半年至一年,就可以发展为关节畸形或致残,严重的还会造成内脏损害。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包括全身外周关节疼痛,包括手、脚、肩、肘、膝等关节,尤其是手部小关节的肿痛,以及晨僵(早起双手握拳费力)等。若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
孙尔维举例称,44岁的梁女士患病二十年,一直迷信街头巷尾的偏方,并未得到规范治疗,病情持续恶化,现在已不能行走。孙尔维发现,梁女士身上各个关节处都布满墨绿色的圆点,直径在1厘米左右。梁女士称这是多年前针灸治疗后留下的,从那以后,这些圆形斑块就印在了身上,无法去掉。
“灵丹妙药”或含大量激素
合理规范用药才能控制病情。由于正规治理的周期长,很多患者对疾病抱有悲观情绪,用药时断时续;或者病急乱投医,寄望于能“攻克类风湿”的“灵丹妙药”。事实上,很多“灵丹妙药”不过是一些掺杂大量激素的“止痛剂”,能暂时快速缓解关节疼痛,但很容易反复并形成依赖。不仅对关节有损害,还带来巨大副作用,如骨质疏松、外形变化、高血压、高血糖等。此外,类风湿的治疗和控制需要较长时间,很多病人不能“从一而终”坚持正规治疗,一听说有偏方,就盲目停药尝试,结果只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让类风湿复发并加重。
孙尔维表示,类风湿关节炎重在规范治疗,早期诊断,合理用药,定期回访,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不少病人经过正规治疗,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然而,即使这样的病人,也要按时进行正规检查和调整药物,切忌自行停药。
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手、脚、肩、肘、膝等关节疼痛(尤其是手部小关节的肿痛),以及晨僵(早起双手握拳费力)等。
“偏方”带来的副作用:骨质疏松、外形变化、高血压、高血糖等。
原文链接: http://epaper.xxsb.com/html/content/2017-09/27/content_709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