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姑娘們閒時陪聊 助婆婆排遣孤獨
與老人互動中,發生了不少有趣、感動的事,令醫護們的勞累感煙消雲散。
「姑娘,姑娘……」楊碧金剛給一位老人餵完餐,隔壁17床的陳婆婆提着嗓門喊着什麼,她趕緊小跑過去。陳婆婆一副很生氣的樣子,用粵語和不太熟練的普通話交叉說「我要回家,不要住在這裏」。
「阿婆,哪裏不舒服?」接連問幾句都沒有應答,楊姑娘卻知道,陳婆婆這是又想找人聊天了。楊姑娘隨即站在一旁,陳婆婆馬上滔滔不絕地說起來,有時像少女般笑開了花。聊起家人,92歲的陳婆婆總是興致很高。一同護理陳婆婆的馮傑麗笑着說,阿婆很懂得適可而止,掌握時長,差不多了就會說「姑娘,不打擾你了,你去忙吧」。離開病房前,姑娘和陳婆婆拉鈎達成「協議」:姑娘只要忙完手頭工作就去陪聊天,阿婆不可以大聲喊叫。
看到姑娘們來回忙碌,陳婆婆也很心疼。醫護給她端來營養粥時,她會問:「姑娘,你吃了沒有?」「您先吃,我等一會兒再吃。」醫護答道。但阿婆堅持要姑娘先吃,說自己太飽了,不想吃。姑娘指着防護服,示意這身「打扮」吃不了。陳婆婆指着旁邊的凳子,讓她坐下吃完再忙。來回推讓,讓人哭笑不得,但也有一股暖意。
馮姑娘觀察到,陳婆婆的兒女們忙於事業,平時以電話溝通為主,加上來到亞博館隔離治療,內心多少有一些孤獨。貼身細心的護理,能給她帶來不少慰藉。
除了陳婆婆,其他婆婆也給姑娘們帶來很多感動。楊碧金記得,有一位100多歲的阿婆,因為患有白內障,只看到她防護服上有個「金」字,就叫她「金姑娘」。楊姑娘指着胸前的名字貼笑着問「旁邊是什麼字呀」,阿婆急忙俯下身,在桌子下的袋子裏一陣翻找。正在楊姑娘不明就裏時,阿婆取出了一個放大鏡,靠近防護服看全名字貼,終於知道眼前的醫護應該叫「楊姑娘」。
「老人康復對醫護是最好禮物」
楊姑娘說,看到這些老人,特別能夠理解那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上班後很少陪爺爺奶奶,直到他們去世。這次接觸到這麼多老人,我就像照顧自己的爺爺奶奶一樣去照顧他們。」
最後一次,當楊姑娘接班來到病區,看到陳婆婆的病房空空的,得知幾小時前阿婆已出院,她望着病區出口,心中有些失落感,不過老人康復,對於醫護來說,已經是最好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