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24岁女子脊椎肿瘤复发,创新3D打印“组配”人工腰椎救治
24岁的张女士因为骨肿瘤在4年前接受过腰椎重建手术,但不到三年病情复发,巨大的肿瘤再度侵袭了腰骶部骨骼,药物治疗也控制不住。为求进一步治疗,今年3月,她来到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三院”)骨肿瘤科,李浩淼教授团队使用自主创新的3D打印技术,打造了一套“模块化组配式”的腰椎假体,让张女士得到成功的救治。
女子骨肿瘤复发侵蚀腰骶
4年前,张女士因腰痛在外院被诊断为腰5椎体骨巨细胞瘤,行腰5肿瘤整块切除及钛网椎弓根钉棒系统重建术,术后症状缓解。
2022年初,张女士怀孕,孕中期再次出现持续性轻度腰痛,因怀孕未进一步诊治。产后复诊,CT提示腰4至骶1肿瘤复发并椎体旁巨大软组织肿块,药物治疗7个疗程后病情未得到控制,遂慕名到南医三院就诊。
今年3月初,张女士被收治入院,详细了解病情后,骨肿瘤科主任李浩淼为张女士拟定手术治疗方案,因为是第二次手术,且肿瘤较大,手术有诸多难点需要解决。
首先,复发肿瘤,神经根、硬膜、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及其属支粘连严重,分离困难;其次,由于肿瘤体积巨大,取出肿瘤时候很可能被前方的大血管阻挡,需术中切断左侧髂总动脉和静脉,方可取出肿瘤,然后迅速吻合左侧髂总动脉;第三,由于切除椎体多,且位于角度较大的腰骶部,且截骨面不规则,肿瘤切除后不但要很好地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同时还要重建骨盆环和骶髂连接的稳定性。
自主创新3D打印腰椎救治
“传统人工椎体和一体个性化3D打印假体均不能兼具假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假体植入的便利性,必须打破以往常规,采用创新性假体设计方可满足临床的需要。”李浩淼表示。
由于手术复杂,手术分两次完成,首日从病人背侧切开完成了双侧腰3、4、5和骶1神经根以及硬脊膜囊和马尾与椎体肿瘤的分离,同时植入脊柱-骨盆钉棒系统,术后转至ICU监护治疗。
次日,从患者前方正中进入,联合血管外科等完成了前方所有大血管与椎体肿瘤的分离以及肿瘤的完整取出和腰椎-骶骨模块化组配式3D打印钛合金假体。术后转至ICU继续监护治疗。
经过一周多的监护治疗,张女士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并发症,身体各方面功能恢复较好,进入了康复锻炼阶段。
脊柱骨巨细胞瘤容易复发
李浩淼介绍,脊柱骨巨细胞瘤(GCT)是原发于脊柱的良性骨肿瘤,但具有侵袭生长及容易复发的特点。目前脊柱GCT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治疗。
GCT术后复发率仍较高,脊柱GCT传统的刮除和分块切除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甚至高达50%-70%。下腰椎由于周围神经血管密集,手术难度巨大,被认为是脊柱肿瘤的传统手术“禁区”,复发的多节段下腰椎肿瘤由于手术切除和重建的难度太大,在国际上成功整块切除手术很少报道,保留神经的腰椎-骶骨成功重建更是罕见。
李浩淼表示,此次手术南医三院骨肿瘤MDT团队经过术前缜密规划克服了各种困难,而且应用了自主创新设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3D打印模块化组配式假体,完成了巨大挑战,使病人得到成功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