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020-62784855  急诊:020-62784120  咨询:020-62784240

医院首页 医院概况 新闻公告 就医指南 科室特色 科研教学 党群人事 护理园地 医院文化
  •  
  •  
  •  
首页> 媒体报道> 正文

【南方都市报】被600万“电鸡”改变的广州医院:骨科患者激增 不戴头盔是“头号杀手”

作者:  来源: 2024-08-12 15:31:54 阅读量:

骑电动自行车上班时遇剐蹭

30岁小伙摔“塌”了半边脑袋

刚刚过而立之年的吴一豪,是广州越来越多电动自行车交通意外伤中特别有代表性的一个。“刚刚送到医院时,神志不清,而且单侧瞳孔快速散大,已然形成了致命性脑疝。”回忆起吴先生的救援过程,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夏海军印象深刻。

“他是一位早上八点通过绿色通道快速送入病房、手术室抢救的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当天清晨骑电动自行车上班途经科韵路时,被汽车撞击,倒卧在马路边,不省人事。”吴一豪没有其他车祸伤常见的肢体骨折,但发生了最为致命的颅内出血、颅内多发骨折。“送来时已经呼吸、循环极差,瞳孔散大则代表着脑疝形成,脑供血已经断断续续。紧急气管插管后,我们很快就为其实施开颅清创手术。”

打开之后的状况更加触目惊心,前额骨折后形成的众多碎骨中,其中一块就插进在矢状窦(负责收集大脑静脉血的三角形通道,里面全是静脉血)。“血流不止的那种景象,一度让我们这些台上的医生都感觉到悲观了。”
 

夏海军医生告诉南都记者,根据他的临床经验判断,这小伙子很难救下来,即便救下来了,至多是个连微小意识都欠缺的植物人。

在当时没有病人家属签字同意、没人协同办理入院手续支付高昂医疗费的突发状况下,医院负责人和行政总值班拍板决定积极救治。“毕竟是一条年轻的生命。”惊心动魄的抢救行动旋即开始。打开颅骨骨瓣时,本没有太高压力的静脉血依旧汹涌流出。

“术中出血量超过10000毫升,按照他的体型、体重估算,全身血液置换了近两遍。”在夏季临床用血普遍紧张的大背景下,医院腾挪出了12个单位的红细胞和800毫升的血浆,麻醉师左支右绌地将这些血液制品做到了最大化利用。即便如此,在强力升压药的支撑下,伤者的血压仅仅能维持在刚好符合手术需求的指标上。

三个半小时的手术,清创、缝合都是极其麻利地完成了,光为了控制严重的颅内出血,手术团队耗费了一大半时间。下手术台时,麻醉医生近乎虚脱,术中全靠医生们的全力以赴,才没有让这个年轻的电动自行车手倒在手术台上。

好在,一切的努力没有白费,曾经一度被判“死刑”、乐观也就是植物人的吴一豪最终挺了过来。小伙子术后还并发了肺出血、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等重症,单个拎出来都是死亡率极高的病种,经过一个半月的治疗、护理、康复,伤者逐渐康复并恢复得不错,只是手术取出的一大块颅骨短期无法安装回去,外观上看起来,小伙子半边脑袋因为去骨瓣手术后缺乏颅骨支撑而外观“塌陷”。2024年8月9日,神经外科团队为他重新补上一块全新材质的“颅骨”,补齐“塌陷”处。

70余张病床的创伤骨科

和电动自行车相关的伤者超过15人

“因骑电动自行车……”

“在骑行电动自行车过程中……”

刚刚援疆回来的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李涛的移动病案管理终端上,时不时跳出病区伤者的最新病历、诊断和处置措施。

他所在的医院,是广东省骨科医院,以治疗复杂骨科疾病见长。随着城市骨科疾病谱的变迁,医院也承担了大量电动自行车伤员救治工作,其中不乏外院转院过来的骨盆髋臼粉碎性骨折、头胸腹开放性损伤等严重多发伤。医院创伤骨科分四个治疗单元、70来张病床。就在南都记者采访当天,因为电动自行车受伤导致股骨、胫骨、踝部骨折、撕裂伤的就有15人。

创伤骨科伤者中,来自广州市外的交通伤患者,绝大多数都是摩托车相关交通意外导致的,而广州市内的,80%-90%都是骑电动车造成的意外伤。”李涛所在的救治组,15个病患中有5个源自电动自行车相关意外。“还有2个严重多发伤患者在ICU躺着。”

就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又转来了一个骑电动自行车摔倒在马路路基上的伤者,胫骨平台骨折。“电动自行车引发的骨损伤,在我们科室早就已经是最平常的病种。”李涛告诉南都记者,“不要小看这样的患者占比,我们骨科中心更多收治高难度复杂病人。30%左右的电动自行车相关伤者,数量已经很庞大了。”

从事骨科23年的他,可说是见证了近年来羊城创伤骨科领域疾病谱的变迁。在这个城市和广东产业升级之前,创骨收治的主要是工伤患者,跌坠伤、物理压榨、撕脱伤;城市产业升级了,大量的生产加工型企业外迁后,交通意外伤开始攀升“从普通的汽车引发的车祸、到汽车与摩托车的碰撞,发展到现在是电动自行车和各种车、行人的撞击。”

电动自行车激增后给临床带来的蝴蝶效应,王晶也有着深刻的体会。医院所处的天河中东部,本就临近黄埔工业区,本区内早期的各类生产加工企业也非常集中。

“为了更好地治疗当时高发的工伤患者,我们是华南地区首个引进创伤骨科全套基础诊疗、护理AO体系的医疗机构。”彼时的天河周边加工制造业聚集,房地产开发和大基建时代下的各类工伤事件频发,特别需要成体系的创伤骨科建设。“那时的交通意外伤,也是创伤骨科伤病人员的主要来源,但那是广州还没有禁摩的时代,摩托车撞人、被撞的受伤者也非常多。”

因为电动自行车特殊的行车方式和欠缺保护的“肉包铁”模式,“现在从骨科的伤者构成来看,像极了广州禁摩之前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