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医三院医护春节期间坚守医疗服务岗位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可能是更为忙碌的“工作日”。虎年春节期间,南医三院临床科室医护毅然选择坚守岗位,坚持手术出诊,为广大患者呵护健康,践行着医者的担当与使命。
妇产科赵晴医生(左一)、王一丁护士长(左二)、陈志勇护士与洪女士合影
除夕夜当天,妇产科接诊一位异位妊娠破裂出血患者。患者洪女士,下腹剧痛伴恶心呕吐、头晕等不适。急查妇科B超提示孕囊不在宫腔内,盆腔有大量积液。患者血压80/54mmHg,面色苍白,四肢冰冷,且自诉头晕加重,综合病情,考虑异位妊娠破裂出血,必须立即手术。陈炜副主任医师、助手赵晴医生术中发现患者左侧卵巢可见一破溃口,点滴出血,清出可疑妊娠组织,共清出盆腹腔积血约2800ml,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洪女士的生命体征逐步恢复正常。
患者罗奶奶的感谢信
肩肘外科医护人员与患者罗奶奶、家属何爷爷合影
大年初三,肩肘外科收到患者罗奶奶的感谢信。1月27日,77岁高龄的罗奶奶因不慎摔倒致右肱骨近端骨折住院,陪同她的还有快80岁的老伴何爷爷。患者因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及冠心病,心脏也置入支架,入院后肩肘外科主任王义隽及赵亮医生、刘灿医生迅速查看病例,制定手术方案,完善相关检查,并于28日为患者手术。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第三天患者突发胸闷、心率快、烦躁不安等,刘灿医生请多学科会诊,迅速调整治疗方案,护理人员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患者病情很快转危为安,并于大年初四顺利出院。过年期间,两位老人情绪低落,没回家的护理人员轮番一起陪伴他们,大家的陪伴让老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何爷爷说:“好开心,好像过年跟孙子孙女唠家常一样。”
呼吸内科医护人员与患者左大爷合影
大年初七,呼吸内科住院病人年近90岁的左大爷,突然出现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呼吸急促,气喘到无法进行最基本的对答,心电监护提示心率最快130次/分,血压最高达200/108mmHg。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相关科室的会诊协助下,科室医护判断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立即予利尿、扩管治疗。然而,患者尿量并不多,且患者前列腺肥大,最细的尿管也难以插入。泌尿外科会诊协助后插入尿管。在成功放置尿管后,即导出1200ml尿液,患者慢慢病情平稳,心率下降,喘息明显缓解。事后,老大爷露出了愉快的笑容。
春节期间重症医学科守护危重病人
春节期间,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毫不懈怠,与病魔战斗,和生命赛跑。黄阿姨是一名严重多发伤患者,骨盆骨折、下肢毁损、肠穿孔合并严重腹腔感染,需要持续呼吸支持、血液净化治疗,因为损伤严重她每次护理翻身至少需要6名医护人员协助完成,这样的护理每天要进行4次。因为创面大、渗液多,每次创面换药至少需要30分钟,这样的换药每天要进行3次。在高强度的治疗需求下,ICU医护人员用耐心和细心实施着患者的抢救治疗,并积极联合创伤骨科、普外科团队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精细调整,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万爷爷是一名血液病老年患者,2021年春节曾经因为气道大出血在ICU抢救治疗,经积极救治后转危为安。一年后的这个春节因为发生感染性休克再次紧急转入ICU。入科时患者昏睡状,少尿,需要升压药维持血压,降钙素原高达98 ng/ml,白细胞高达51×109/L,而血小板仅有6×109/L。严重的基础疾病、长时间的住院治疗、严重失衡的器官功能状态,使得患者的治疗更为棘手及复杂。ICU与血液科、输血科充分沟通,在积极抗感染、液体治疗及器官功能支持的同时对患者血液病治疗方案进行了针对性调整,目前患者已经神志转清、升压药撤除、肾功能恢复。
春节期间的血液净化中心
新春佳节,南医三院医护坚守战位,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新的一年中,南三人将始终秉承精诚仁道的信念,在新征程上创造更多的生命奇迹!
统稿:丛钰文